近日,晶盛機電(300316.SZ)公告擬與應用材料公司共同出資 1.5 億美元(約合 9.69 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科盛裝備,晶盛機電持有科盛裝備65% 股份。?
同時科盛裝備擬收購應用材料公司旗下絲網印刷設備業務及晶片檢測設備業務在中國的資產。這次收購預計能給晶盛機電今年的收入帶來30 個百分點以上的同比增長。?
應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和顯示設備制造商,2020 年營收高達172 億美元,與它合作,也給晶盛機電未來在光伏和半導體設備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想象空間。?
7 月 14 日, 中 環 股 份(002129.SZ)公布由于公司 210 硅片規模提升加速、生產產品結構轉型順利,預計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97%-10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160%-188%。可以看到,相比166、182硅片,210 硅片的發展可謂勢如破竹。?
而身處上游的晶盛機電,作為中環股份的主要設備供應商,則是在210 硅片發展過程中率先受益的公司。?
晶盛機電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5.53 億 -6.36 億元,同比增長 100%-130%,與下游光伏和半導體材料廠商的產能增長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210 硅片替代帶來的機會?
單晶硅取代多晶硅,造就了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兩大單晶硅寡頭,技術創新不帶一滴血地革了老玩家的命。?
而自2019年中環股份推出業內最大尺寸的 210 硅片 以 來,“ 尺 寸 之爭”就從未平息。?
大硅片帶來的發電功率的提升是不爭的事實,210 硅片是未來的標準也是行業當前的共識,問題在于如何推進它的發展。?
原先有觀點認為中環股份想要憑借 210 硅片快速上量、在行業中大規?
模應用,取代較小規模硅片,需要較長的過程去實現,因為下游廠商尤其是光伏產業已實現一體化的廠商接納210 硅片要出于經濟性、實用性等多角度考慮,這可能會讓他們傾向于使用 166 或 182 硅片,并延緩對 210 硅片的使用。?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硅片產量為 161GW,2015-2020?
年復合平均增長率為 27.43%,協會預測,2021、2023和2025年,210硅片的市場占有率將超過 30%、40% 和 50%。?
做個簡單測算,按照協會對 210市占率的估測,2021年210硅片的產量約為 62GW,相比 2020 年產量增速超 40%,而中環股份作為目前占?
據 210 硅片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廠商,上半年收入增速超 100%,實際上透露的信號是 210 硅片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那么 210 硅片能否繼續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呢??
這個可能性是較大的。對于下游電池或組件廠商來說,用 210 硅片制造的產品發電效率更高,與此同時生產所消耗的能源、人力、輔料等成本與其它小尺寸硅片接近,其實就相當于生產成本被攤薄,進而帶來利潤的提升以及發電成本的下降。在平價上網時代,控制成本才能使得企業在市場上存活下來。?
在中環 210 硅片推出后,電池廠商愛旭科技新投產的電池產線就宣布?
能夠兼容 210 硅片 ;組件廠商東方日升、天合光能等也都推出了基于 210硅片的組件新品。?
東方日升組件研發高級總監劉亞鋒曾表示,新建產能都會兼容 210硅片,這是因為太陽能產業技術更迭很快,投資商出于避險心理,會選擇兼容 210 硅片。另外,兼容 210mm 硅片的電池、組件產線,如果市場需要,只要很小改動,就可以兼容較小尺寸的硅片,比如 166mm、158.75mm 等尺寸硅片,“無非是損失一些效率。”?
所以,210 硅片市場也變成了國內硅片廠商的必爭之地,根據公開資料,2020 年中環股份、上機數控、協鑫、京運通已有的 210 硅片產能為 42GW,在建的產能為 82GW,增速高達95%。?
晶盛機電成長邏輯正是來自于硅片大尺寸工藝普及帶來的設備換代機會。?
根據券商預測,未來 3-5 年存量市場有 1 萬多臺單晶長晶爐需要淘汰,考慮“3060”碳中和目標,預計未來硅片產能可以達到 400GW,對設備企業而言,未來兩年可以看到 200GW 訂單容量,對應 250 億元左右的訂單規模。?
在上述樂觀預期的基礎上, 以50% 的市占率來看,晶盛機電光伏設備業務在 2023 年預計獲得約 125 億元的收入,按照 20% 的凈利率測算,凈利潤約為 2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區間在38%-46%。?
競爭壓力與野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光伏設備這條產業鏈上,下游硅片領域呈現高度集?
中態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0 年排名前五企業產量占國內硅片總產量的 88.1%,來自下游的議價壓制也始終存在。?
對于晶盛機電來說,是否有議價能力,要進一步看大尺寸硅片的制造壁壘高不高。?
硅片的制造需要經過拉晶、切片、磨片、拋光等工序,對于大尺寸來說,?
難度主要集中在拉晶環節。?
在半導體領域,生產 12 英寸的單晶硅棒并不難,目前已有多家國內晶圓廠商擬建 12 英寸晶圓廠了,210 硅片的拉晶對應的也是 12 英寸的單晶硅棒,所以生產光伏所用的 210 硅棒也不存在難以跨越的技術壁壘。另外,部分前期投產的單晶爐可以升級兼容 210 硅片。?
目前國內設備廠商中除了晶盛機電,北方華創(002371.SZ)和京運通?
(601908.SH)也可以生產拉制 12 英寸單晶硅棒的爐子。?
其中,北方華創與隆基股份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無論隆基股份什么?
時候想要做 210 硅片了,供應商都有保證。?
京運通不只是設備廠商,還是硅片生產商,2020 年 8 月,京運通自主開發的 210 尺寸大硅片試產成功,其大尺寸長晶爐、切片專機核心設備均為自主設計。?
在這種情況下,對晶盛機電來說,京運通對其設備采購需求就不會很強,?
同時還是直接競爭者,換句話說,210硅片的產能規模增長紅利有一部分會被京運通搶走 ;對中環股份來說,京運通設備和硅片一體化,帶來成本的降低,在 210 硅片市場競爭力將更強,中環股份為了保證自身生產成本,也有向上游壓價的動機。?
總的來看,晶盛機電與中環股份綁定較深,所以中環股份率先在210硅片發力,帶給晶盛機電比較高的增速。不過,晶盛機電的競爭對手優勢也很明顯,要么有合作的龍頭硅片廠商,要么自己有能力生產硅片,無論是晶盛機電還是中環股份當前的優勢想要保持都有難度。?
不過,戰略層面,晶盛機電也不僅僅在光伏硅片設備上發力,同時還布局了碳化硅、藍寶石、半導體硅片設備等業務,并通過外延并購增加產?
品品類,大有做“跨半導體光伏雙行業、跨材料設備雙領域”的平臺公司之意。?
本次晶盛機電擬收購標的主要有光伏絲印設備、晶片檢測業務,預計收購完成后,晶盛機電收入將大幅增加。根據披露,標的資產 2021 年一季度營收 5408 萬美元,假設經營穩定,2021 全年收入約 14 億元人民幣,約占晶盛機電 2020 年收入的 37%。?
而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未完成晶體生長設備及智能化加工設備合同總計?
104.5 億元,其中未完成半導體設備合同 5.6 億元,疊加自身業務的爆發增長,晶盛機電今年業績或將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