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距離 2021 年結束還 有一月有余,杭可科技(688006.SH) 批準了《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簡稱 2021 年激勵計劃)。該計劃授予 價 格 為 28 元 / 股, 即 在 2021-2023 年完成每期業績考核后,被激勵人員 可以 28 元 / 股的價格購買杭可科技增 發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杭可科技收 盤價為 122.46 元 / 股,是授予價格的 4.37 倍。?
鋰電后端設備翹楚?
這不是杭可科技第一次推出股權 激勵。作為第一批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杭可科技于2020年4月底曾推出《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后于 8 月 27 日正式通過。通過日收盤價是 授予價格 9.78 元 / 股的 5.72 倍。?
超低的價格令人咋舌,如果還沒有 相應的考核標準,就起不到激勵作用。?
與 2020 年激勵計劃僅有 2 期考核 且以 2017-2019 年平均營收或凈利潤 為基數不同,2021 年激勵計劃共三期, 公司層面每一期業績考核均以 2020 年 營收或凈利潤為基數。具體上,2021 年營收增速不低于 65% 或凈利潤增速 不低于 30% ;2022 年營收增速不低于 165% 或凈利潤增速不低于 100% ; 2023 年營收增速不低于 300% 或凈利 潤增速不低于 280%。?
考慮到杭可科技 2021 年前三季 度營收同比增長 70.96%,且營收可根 據在手訂單及交付、驗收周期來推斷, 因此 2021 年的考核并不算難。不過, 2022 和 2023 年的業績考核目標,就 具有真正的激勵作用。?
作為鋰電后端設備龍頭,杭可科 技在行業大爆發之時推出這樣的股權 激勵,與其自身業務情況不無關系。?
在鋰電池生產線中,前道、中道 和后道工序成本占比大約分別為 40%、 30%、30%。杭可科技業務主要涉及 后道工序的化成、分容、檢測等工序, 核心產品為充放電設備和內阻測試儀 等其他設備,可提供鋰電池生產線后 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與同行相比,杭可科技在后端設備 的競爭力十足,其 2020 年收入規模接 近 15 億元,遠高于泰坦新動力(先導 智能子公司)、利元亨、星云股份、韓國 PNE Solution 等可比公司后端設備收入。?
而且杭可科技國內外收入較為均 衡,2020 年境內、外收入占比分別 為 58.85% 和 41.15%。客戶覆蓋三星、 LG、日本村田、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 能、比克動力、寧 德時代等知名鋰電 池生產企業。?
不過,也正是 看似抗風險能力較 強的收入結構,造 成杭可科技業績的波動。?
受疫情影響,杭可科技海外客戶 生產及擴產受到較大影響,設備購買 需求減少,導致其 2020 年訂單結構中 國外客戶訂單下降明顯,僅為三成左 右。從 2021 上半年收入結構看,其境 內收入占比已經高達 95.46%。?
不僅如此,杭可科技產品有很大 比例應用于消費鋰電,消費鋰電收入 占比在 2018 年為 54.43%,相比 2016 年的 70.84% 有明顯下降,但依然較高。 2020 年雖然未公布具體數字,但考慮 該比例應不會太低。
這意味著,杭可科技在當前火爆的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有所欠缺。 2021 年 6 月,杭可科技與寧德時代 4.8 億元訂單因原合同技術協議發生變 更而解除,就是其中一個反映。不過, 根據 2020 年報披露,杭可科技在動力 電池領域,已經覆蓋了 LG、比亞迪、 國軒高科、天津力神和寧德時代等頭 部廠商。這對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拓 展十分有利。?
業績增長遭遇瓶頸?
從杭可科技 2021 年激勵計劃的考 核條件看,總體營收增速要快于凈利潤增速。不過,在第三期考核條件中, 對凈利潤增速的要求已經接近營收增 速。這意味著,杭可科技認為,未來 兩年還是以投入為主,不過也會在 2023 年進入到收獲期。?
從近幾年杭可科技的業績增速看, 倒也確實有一些困難。?
2017-2020 年,杭可科技營收增 速三連降,從 87.95% 下降至 13.7% ; 歸母凈利潤增速更是從 101.31% 下降 至 2020 年的 27.73%,其中 2019 年甚 至接近于 0 增長。?
2021 年,杭可科技營收增速明顯 恢復,前三季度同比增長 70.96%,但 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滑 22.63%。?
營收增速的恢復,是杭可科技 在 2021 年激勵計 劃的重要原因。不 過,產能擴張也很 重要。?
國盛證券研 報顯示,杭可科技 IPO 募 投 項 目 中,“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制造擴建項 目”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產能逐步釋 放中。在 100% 達產后,該項目將年 產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后處理系統 30 條,進一步提升杭可科技的整合配 套能力和產能。?
不過,杭可科技還有其他問題待解。?
盡管與同行業廠商多采取的外協 加工、自主組裝不同,杭可科技的產品多為自制,在生產管理和產品交貨 期、質量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 由于國內鋰電設備企業的激烈競爭以 及上游原材料的大幅上漲,杭可科技 2021H1 毛利率同比下降 22.53 個百分 點至 28.4%,其中二季度僅為 23.76%。?
盡管三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 9.01 個百分點到 32.77%,盈利出現拐點跡 象。但能否延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